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 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走进广酒学院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引领师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将"坪石先生"的故事持续传播,2023年2月27日起,广酒学院联合东莞展览馆,在校园图书馆展厅举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一一华南 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当天下午,东莞市展览馆黎娜馆长及宣教部温磊主任一行莅临我校指导交流,学校副校长张天阳、党委副书记江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
学校党委副书记江伟致欢迎词,他表示“坪石先生”对恢复和发展战时粤港澳地区的高等教育、开展抗日民主运动、推动粤北地区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广大师生通过本次活动深刻体会华南教育先师坚守“治学,育人、救亡”的崇高精神,树立以“坪石先生”为榜样,让“家国情怀”在心里生根发芽!
东莞市展览馆馆长黎娜发言
东莞市展览馆馆长黎娜提到,“坪石先生”专题展是东莞展览馆历经两年多的筹划和史料挖掘,为激励当下的教育工作者铭记“教育兴邦”的初心使命,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引领后世学子们,继续树立“读书报国”的爱国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现场剪彩仪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一同参观本次展览,追寻“坪石先生”们的精神足迹,汲取不朽的思想伟力,赓续华南教育薪火。


师生参观展览感想
“我校团委联合东莞市展览馆开展的“坪石先生”专题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教育意义,进一步铸牢了我校团委思想引领这个主责主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我们将继续把深入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校团委副书记王高
“我觉得这次观展活动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在那段烽火岁月里,一批心怀教育的爱国先师无惧艰苦,守护华南教育里的火种,他们浓烈的爱国情怀令我为之动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更应情系国家,勇担时代责任,学习“坪石先生”热爱教育、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经管学院辅导员邓佐琴
“我认为,华南高校的迁徙史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而这次展览能走进广酒,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机会难得。这是对历史的追怀,更是对广酒学子的激励。通过本次展览,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华南高校师生始终无惧战火威胁、坚持学术报国的事迹,给我带来强烈触动与共鸣,亦为青年一代树立更高理想,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动力。”
——康养学院张婷同学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这次专题展以坪石先生的故事、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体现出教育的本土传承,弘扬了以教育兴国,以学术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此次专题展,让我们学会了反思人生,在浮躁中沉淀,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应该常怀感恩之心,继续奋发图强好好学习,不辜负当下美好的生活。”
——康养学院张贺爽同学
自开馆展览以来
观展人数持续攀升,师生反响热烈
“坪石先生”专题展
为学校培育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内涵
增进了我校师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
进一步激发广酒师生的爱国情怀
为我校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
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增添强大的精神动力
华南教育丰碑
“坪石先生”专题展
该展览是东莞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一,是落实省政府规划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工作的精品力作,也是继“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之后对历史人文资源的深入挖掘和集中展示,是持续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重点展览项目。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华南高校为存续教育火种烽火逆行、回迁粤北,艰苦办学,是与西南联大并存且影响深远的高校群落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及华南地区抗战史上书写了浓墨华章。一批心怀家国的教育先师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汇聚粤北坪石,坚守教坛、默默耕耘,被尊称为“坪石先生”。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立足“史”与“人”的深层次融合展示,首次把华南抗日教育史放在全中国抗日的大背景中进行系统的梳理展示,生动再现了全国高校整体西迁的形势下,华南诸校“晚迁早归、烽火逆行”的艰苦历程以及对稳定社会、安定人心、激励抗战士气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全部部分高校迁徙示意图
展览完整展现了华南高校从内迁到烽火逆行回迁粤北的全过程,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外迁”“为什么回迁”的问题,展现师生始终坚持学术报国,迁徙不忘沿路调研考察,为当地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国立中山大学东迁坪石路线示意图:1940年8月,国立中山大学从云南澄江启程,经滇、黔、桂、湘、粤五省纵横数千里,回迁粤北,形成以坪石为中心,跨越广东、湖南两省的办学格局。
展览翔实呈现了“坪石先生”于烽火中办学、治学、教学的艰苦历程及卓越成就,他们守护、赓续了华南教育的火种,保存了今天中大、华工、华师、华农等重要高校的历史根脉;创新、丰富了华南的学术成果,在经济学、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核物理学、农学等领域引领当时国内学术前沿;培养、输送了抗战和建设的人才,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贡献了青春和热血,深刻诠释了粤北华南教育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