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是第12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创新:创新型解决方案,创造更美新世界”。新华网策划推出系列主题海报,呼吁人们爱绿护绿,节约身边的森林资源,让更多绿荫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来源:新华[详细]
-
节气美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时节的食俗非常丰富,有玩“竖蛋”吃鸡蛋,也有吃时令春菜尝鲜,更有传统美食驴打滚、太阳糕等,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享受,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春...[详细]
-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中国国医”即“中医”,堪称中国“国宝”,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汇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更是九州华夏运用广泛的医学。数千年来,炎黄子孙赖以靠中医方法养生治病,其理论体系自有科学...[详细]
-
货真价实、以诚相待、信任为本、质量保证、信息保密……铮铮几词坚定有力,涉及生活与服务,关乎衣食和住行,提振了消费信心,尽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法律保障。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愿你乐享生活,放心消费每一天! ...[详细]
-
影片简介这部电影中隐约有银河映像的痕迹,小人物阴差阳错的宿命荒诞感,以及香港电影中一直很看重的“重情重义”的兄弟情。颓废中年难兄难弟阿怂、慕容辉计划抢劫却意外被悍匪梅蓝天搅局,阴差阳错间三人临时组队,巨款眼看到手,却被他人捷足先登,与此...[详细]
-
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说到植树节,就不得不提一位伟人——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并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详细]
-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二”,也叫龙头节、龙抬头节等,作为传统节日,它的许多习俗都与“龙”有关。 比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理发,叫做“剃龙头”,图个吉利,至于饮食,春饼或煎饼称“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 ...[详细]
-
编者按:当女性迈入中年,更年期是必经的一个生理阶段。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30年全世界将有12亿以上的更年期妇女人口,我国的更年期女性将超过2.1亿。更年期女性如何让自己更健康、更有生活质量?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详细]
-
本期推荐书籍根据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官宣2023年11月定档,海清饰演燃灯校长张桂梅。这部传记电影,讲述了一个坚毅的女人,和一群刚刚毕业还很稚嫩的老师,带着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天改命的故事。这个女人就是张桂梅,她热情善...[详细]
-
本期推荐书目《微尘》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从来没有沮丧过。——陈年喜豆瓣评分:8.4这本书收录了陈年喜21篇非虚构故事集。书中写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的故事,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而作家自己的故事,贯穿始终...[详细]
-
《榫卯》何为榫卯?榫卯(sǔn mǎo)是木制建筑物相互连接的地方。榫又叫榫头,是凸出的部分,卯又叫榫槽,是凹进去的部分。古人云:“榫卯万年牢”,因其不用钉不用胶,便可使建筑无缝连接,而能达到浑然天成之美感,乃古人智慧之结晶。榫是凸起,卯是凹...[详细]
-
来源:新华[详细]
-
本期推荐书目《中国历史名人传精读》先秦卷二——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历史的舞台英雄辈出。为给广大学生提供适合课外精读的精神食粮,让学生读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文史知识,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详细]
-
本期推荐书籍《山海经》《山海经》是众多先秦典籍中相当独特的一部,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内容庞杂、包罗万汇,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山海经》堪称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详细]
-
万物复春生,共赴新征程寒假已然过去我们欣喜地迎来新学期新学期,新气象新征程,新希望图书馆已准备就绪等你的归来!开馆安排2月27日-3月1日:8:10-12:00 ; 14:30-17:303月2-3日闭馆3月4日起正常开馆周一至周五:8:10-12:00 ; 14:30-21:30周六日:9:00...[详细]